top of page

针灸治疗病毒性肝炎

  • Leslie Healthcare Centre
  • 2023年2月2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大致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与乙型肝炎最常见,丙型多在血液感染后出现。本病可分为急性肝炎包括黄疸型与无黄疸型;慢性肝炎(包括迁延性与活动型);重症肝炎。临床中,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并且容易变为慢性,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中医学将黄疸型肝炎归于“黄疸”病的范围,无黄疸型肝炎归于“胁痛”、“肝脏”、“积聚”的范围,认为感受疫毒,湿热等外邪为外因,情志不调,酒食劳倦为内因 。现代医学发现三对抗原抗体系统与病毒性肝炎相关,即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e抗原和e抗体。通过对它们的检测,对诊断、转归、疗效评定起到决定作用。需要提出,病毒性肝炎的组织损害并不是病毒在肝细胞的繁殖与复制的直接结果,而是人体免疫系统在与病毒斗争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伤害了肝脏细胞,所以调整过度的免疫反应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由于患病后肝功能的低下,肝脏的解毒功能受到影响,药物及化学物质的应用需要极为谨慎!


针灸作为一种自然的非药物疗法对调整免疫反应有着很好的作用,所以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理想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针灸治疗病毒性肝炎在消除临床症状和恢复肝脏功能上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肝炎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为全身疲倦、虚弱无力、头晕头痛、厌食油腻、恶心欲吐、腹泻、胁痛、面目发黄。临床化验发现转氨酶升高。


针灸治疗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为主。常见俞穴有:肝俞、胆俞、厥明俞、三焦俞、期门、日月、章门、太冲、内关、阳陵泉、丘墟等。每周治疗2-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无论临床症状还是血液化验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典型病例:杨先生,男40岁,患乙型肝炎近二十年。化验单显示为乙肝大三阳,转氨酶升高。临床表现为疲劳、无力、食欲不佳、厌食油腻、恶心、面身俱黄。2010年9月来我诊所治疗,两个月后化验单显示转氨酶正常,乙肝大三阳变为小三阳,临床症状消失。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针灸治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对称性分布、多形性皮疹和反复发作为其特征。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病因比较复杂,某些全身性疾病、精神神经因素、以及食物过敏、物理因素、局部刺激都可以发病。变态反应、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是湿疹发生的内在原因。...

 
 
五行针法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内分泌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升高血糖素过多等有关。其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体内多个器官损害,导致眼、肾、神经、...

 
 
高血压的针灸治疗

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多见于中年以后,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的舒张压超过95mm Hg,收缩压超过140mm Hg 而言。本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一般认为与长期紧张工作,精神刺激以及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多见于慢性肾炎,脑外伤及内分泌功能...

 
 
bottom of page